不料这人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人在大宋名不见经传,可在西夏却是如鱼得水,竟一下扑腾起来了!后来还官至丞相,屡屡犯边,成为北宋心腹大患!
由此在宋仁宗赵祯的时候,朝廷便更改这殿试的末位淘汰法,目的也是为了防止文人反叛为朝廷所用,后来这规矩也就传承了下来,明清一直沿用。
学子们回去休息了也没多一会儿的光景,这就再次早早起床,今日迎来的,可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次考试——殿试。
殿试同样是在这谨身殿内,由皇帝亲自主持。
皇帝老儿亲自主持殿试的意图很明显,一来是为了突出皇帝乃是“天下宗师”的地位,二来也为突出中式者为“天子门生”的身份,说来主要也是为了给中了进士的学子“镀金”,突出这科举乃是国之利器。
由此中了进士的学子可以自豪的向全世界宣称,老子从此就是正经八百的两榜出身、天子门生了!因此科举这才引得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前赴后继,死而后已。
四月的北京城并不暖和。
由此这会儿天还大黑,走在路上还是颇有些冻人的,一众学子几乎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就再次往这谨身殿里来。
因为昨日刚刚来过一次,由此众学子这也轻车熟路,不再那般紧张或是出丑,只是随着官吏的脚步亦步亦趋就好。
今日再看这皇宫的风景自然是与昨日有所不同,大概是因为今日能看到大明朝的皇帝吧,由此一众学子心里也是又高兴又紧张,许多人甚至这还口里小声默念着一会儿见了皇帝应该怎么说,怎么才能做到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不过说来其实都是扯淡,实际上大多数的学子在这殿试的时候都紧张的要命,而且殿试的时候你也不能有太多话,低着头说完了然后等待圣上如何决断就好了。
寻思到这里一众学子这也慢慢变得更加紧张,心中更加忐忑不安。
举着灯笼,三百人排成长龙,这就往那谨身殿去,此时尚是凌晨,伸手不见五指,一众学子如此走动,也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
今日这次考试,可以说很大程度上这就决定了学子一生的命运。
这话,绝非危言耸听。
古代不讲究个性,也没那么多的机会去给你碰运气,你一个普通老百姓,想要万人敬仰、出人头地,可以说几乎唯一的办法就是科举。
而今天走在皇城里的这一拨人说来都是科举这条路上的佼佼者,但命运同样不是把握在你自己手里的。
皇帝可能因为你的名字听起来粗暴这就随意的改动你的名次,这种事情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明代就有很多次,朱棣当初就是因为看错了,将大臣们原本拟定的第一名“孙日恭”看成了孙暴而觉得不喜,这便改二甲第九名的“刑宽”为状元。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说来也是帝王的一种随意和不负责任。
殿试的名次对考生一生的影响太大了!
若是能得个一甲进士出身,直接可以赐予官职!
而二甲三甲就要朝考,这才酌情赐予些职务,可说科举的名次是这群学子们初入官场的头一张门票,重要非常。
日后学子们仕途是否顺利,一半甚至一大半也看这科举的开头你是否开的好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