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江景来到方家村的第五天,不出意外也会是是最后一天。他现在正坐在铁匠铺里面,看方景仁为他重新打造弓箭,至于原来的那些,弓被绞坏了,箭也都折了,好在箭头还能用,也省了许多功夫。
只是看着方景仁那一副非常认真和兴奋的表情,他真的是很喜欢打铁这个工作。只是如果他知道这副弓箭将要用在他最好的朋友身上的话,不知会有怎样的表现;而且,江景沉默了半响,也不知道如何开口。
他还记得昨天的时候到林嫂屋里,将红纱找了出来,然后和林嫂、方奶奶说清原委的时候,林嫂少有的发了火,怒斥江景,说江景是在胡说八道、冤枉好人。但面对种种推证,她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只能一个劲儿的强调不可能是方寒;江景也没有实证,所以要求林嫂给他一个证实的机会,如若不是,也好还了方寒清白。
实话说,通过欺瞒、设套的手段来求证一个亲近的人的清白是很难过得去心里的坎的,林嫂也过不去——但是她更加过不去的是,林大哥的坎儿,方奶奶人老眼不老,适时的提到了林大哥,令林嫂不得不同意了。
这挺残忍,昨天一天林嫂都不自在,但是到了后来,已经变成了魂不守舍、以泪洗面了;也不知现在正陪着方寒的她,有没有露出破绽来。
吴国每三年一次进京考试,而有幸破关斩将到这一关的学子,在到了京都之后,都可以得到朝廷赐下来的一套红儒衫,无论最后有没有考中,在穿这件衣服的条例上都是没有限制的。这一点上,魏蜀吴三国基本相同,只是颜色不同、款式上有些差异,魏国的是蓝色儒衫、而蜀国的是绿色儒衫。江景就曾碰到过一个,在蜀国应试最终落榜的考生,不过他是文武双修,文不成,就周游各国,身上常年穿着那绿色儒衫。
只是时间隔得有些远了,颜色又不同,款式也不同,这才一时间没能想起来。
江景将红纱和面具都留在了林嫂家里,然后让林嫂对着方寒说了一句话:“江兄弟说他对这红纱熟悉得很,过个一阵子必能想起来这是什么,到时候就能揪出那恶鬼了!不过他把那红纱忘这儿了,我得找个时间提醒他去。”虽然没有提到面具,但也是留在那儿的;但真有个东西忘了,那就是弓箭,所以才有了现在重造弓箭的一幕。
方寒的确后来找了空隙——特意留给他的——,将红纱、弓箭和面具带走了,这一幕直看得林嫂心如刀割,泪流不止;这样的举动,说方寒和红衣恶鬼没有关系,她也不敢相信。后来江景又带她去了方寒埋了弓箭和红纱的地方,但终究还需要最后的证明——方寒的亲口承认,所以这才一直没有动手。
拿起方景仁锻造的这把弓,因为是全新的,并不那么顺手;虽然是用的最好的木材和弓弦,也能看得出来,没有上一把精良,毕竟方景仁是铁匠而不是木匠,而且年龄不大,但也够用了;新的箭同样是挑选的最好的木材做的,比从前差得不远。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江景等方景仁擦洗好了,就一同去了方奶奶那儿。别看方奶奶不是村长,她的号召力可不比村长要低。
正午的艳阳,比昨天更加骄烈,晒得空气闷闷的令人心头不畅快。铁匠一路兴奋的说着走着,江景也没心情聊天,只是嗯、啊、哦的应付着,等到了方奶奶的茶铺时,凳子上都坐满了人。有方文氏、方块、其他的几个“寡妇”、几个老头、当然,还有林嫂和方寒,以及方老爷子和方寒他娘,几个人倒也交谈得甚好。
大概因为林嫂陪了他一天,方寒眉飞色舞、神意潇洒,难得露出一副好表情,只是方老爷子和方寒他娘的表情就不怎么好了。见到这样,方景仁很开心的掺合进去,大家其乐融融,令人不忍扰乱。
但方奶奶特地组织了这个聚会,可不是为了大家叨嗑的,江景选了一个不错的位置坐下,对方寒说道:“方兄弟,前几天和你闹得有些不愉快,今天想以茶会友,请你指教一下。”
方寒心情不错,但也不想理他,“什么指教,不会是要和你比武吧?”
这话一出惹得大笑,没人认为方寒能斗得过江景,但不论武的话,江景又要和方寒比什么?
“古人说,虎毒不食子,方兄弟你是怎么看的?听闻方兄弟曾经进京赶考,一定有所高见!”江景笑道,方寒的脸色一下就冷了,进京赶考这个话题实在不是什么好话题。大家和江景也相处了两三天,知道他说话还没那么笨,明显是要找茬了;当然,那些个还在笑的,是真的不懂得还是趁风起浪就难说了。
方寒正要反言相讽,见林嫂对他摇摇头示意,粗声说道:“虎毒不食子有什么好讲的,不过就是说老虎虽然残忍,但是也不会杀害亲子。你莫非真是山野粗人,连这都不懂么?”最终还是没忍住讥讽,但这地图炮开得很足,在座的哪个不是山野粗人?当下也没几个再笑的了。
“山野粗人倒不假,我也是猎户出身,有几分离奇经历,还是识字的;方兄弟的经历应该更加丰富吧,否则哪里能做到这种程度?”
江景本是暗指他杀害乡亲,没指望他明白过来,哪里知道方寒勃然大怒,称:“识字,你算什么东西,也来瞧不起我。我再不济也去过京都考过试,是你能比的吗?离奇经历,会些三脚猫功夫有什么了不起的!”
原来方寒以为江景说他落榜,实在是会错意了。
方老爷子喝道:“大呼小叫,成什么体统,快坐下,向小兄弟陪过!”
老爷子有那么些威风,压住了方寒的怒火,但也没能让方寒开口道歉;不过今日别有用心,不管是江景还是他人都没把这个放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