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上已经落幕,场下的舆论却远远没有!
特别是赛后统计,撒拉赫最后奔袭的速度达到惊人的30km/h,放在成年球员身上,这算不上什么,但是此刻的撒拉赫只有14岁。他的速度震惊了整个欧洲足坛!
《米兰体育报》这次直接把撒拉赫放在了封面首页,这是破天荒的首次,“风之子”三个字黑黑粗粗,醒人注目!
《米兰体育报》对撒拉赫有这样的一句评价:“毫无疑问,撒拉赫解锁了新技能:瞬间从静止状态转化为冲刺状态。他用速度超越对手,生吃了整个半场!”
当然盛赞之下,杂音也不少。但是相比直接的嘲讽,有时候所谓的“冷静分析”更令人不爽。
就比撒拉赫现在看的这篇:
“在任何时候,当一名全新的、令人兴奋的足球神童出现的时候,都会引发球迷们集体的崇拜。但是通过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天才球员们往往有迹可循,他们会在短时间内爆红,赢得一致的好评,然而,在迅速达到巅峰之后,他们又不可避免的下滑,几年之后让位于另一名突然出现的神童。所以对于大半年内崛起的撒拉赫,我们应当冷静的看待。”
撒拉赫皱着眉头,写这样的评论是什么意思。
14岁的年纪,喜欢和厌恶都放在脸上,足球人是有血性的,不喜欢那么多弯弯绕绕。蒙托利沃抓着报纸兴冲冲的走进门,就看见撒拉赫满脸的不高兴。
“撒,赢球了,怎么还不高兴,你都不知道《米兰体育报》是怎么夸你的,看看,头版头条!撒,这次你彻底风光了。”
言语间,蒙托利沃把报纸大大的展开,充满羡慕,说起来自己可还没上过一次报纸呢。但是也服气,撒拉赫的实力放在那儿。撒拉赫没来之前,青年队踢成什么惨样,自己可是深有感触。
“你看看”,撒拉赫把平板递给蒙托利沃。
“我当是谁呢,原来是他啊,就靠挑刺儿出名,我们AC米兰可没少被他嘲讽。也就像《向日葵报》这样的小报纸就喜欢用这样的人来吸引眼球。这奥斯梅也算足球评论员,呸!要我说他就是一个大骗子,以前专写花边新闻的,就喜欢找茬博得关注度。算个什么东西,不知怎么就改行玷污足球了,他就是一搅屎棍,谁沾上准像臭苍蝇盯上来。”
蒙托利沃语气充满不善,显然以前没少被这位所谓的“足球评论员”搞事。
“你就当他放屁了,这种人不能回应,你一旦回应他就越高兴”,蒙托利沃往下翻评论,边感叹,“嘿,撒,我知道你为什么不高兴了,评论的人还不少。”
“那是你不明白,有时候这种伪理性的分析杀伤力更大。”
“别不开心嘛,你看,反驳的也不少,这些可都是你的粉丝。”不知不觉之中,撒拉赫与正式出道四、五年的C罗、梅西一样,开始收割了一批忠实的粉丝。这些粉丝在偶像遭到抹黑或者贬低的时候,就会自动冲上去怒怼。就像现在,奥斯梅的动态下面,也有不少反驳之语。
......
燕京光电大楼,日照当空。大厦里面,忙忙碌碌。
正午十二点,央视5台,
熟悉动感的音乐响起。这个时候,尽管门户网站的崛起吸引走不少观众流量,但是自央视建台以来,无数体育爱好者养成了从央视体育频道汲取新闻的习惯。
首先出现“本期提要”四个大字,播放的内容择简出精华的部分一带而过。
然后画面一转,主持人老梁面对观众,右手拿着通讯稿,面带熟悉的微笑出现在荧屏之上:
“观众朋友,大家中午好,欢迎收看今天的体坛快讯。”
首先是国内女排的新闻,天津女排进了三强。铁榔头那个年代的女排,给积贫积弱的华夏在世界赢得了不少尊重,无数人成了女排的粉丝,女排也成了华夏的一张名片。所以无数华夏人对女排有一股特殊的情结,看到女排的新闻,总会关注两下子。
然后是国内外篮球新闻,姚大哥占了大半。这时候的姚大哥已经成了无数国内媒体的头版人物,“姚明热”高潮迭起,在2002年,他参加了NBA选秀,并且以状元身份被NBA的休斯敦火箭队选中后,哪怕是非典期间,国内有关他的报道就没有断过。
与成长经历无迹可寻,远在国外的撒拉赫不同,姚大哥出生在1980年,土生土长,是当时华夏革命性的蜕变下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上,他一口熟练的英语,性格稳重成熟、谦和执着、忠诚努力以及为人的幽默,让他成为华夏挨家挨户都知晓的人物。
排球、篮球的新闻播没了,轮到尴尬的足球。因为又输球了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