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一日,风和日丽,王苗苗带着大丫、二丫一起来到了镇上。
本来合计赶集去,但是现在既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离赶集的日子,还差了好几天。
王苗苗不想等,大丫也不想等了,一商量,直接往镇上走去。
“这个就是卖书的地方,走,娘给你们买去。”
“小嫂子,买点什么啊?”店伙计是个年轻的小伙,瘦瘦的,脸上带着天然的笑容。没有因为一身农家打扮而不看不起人。
王苗苗问道:“我想买本三字经,不知道你们这有没有?”
“有的,有的,您看看这本怎么样?”店伙计拿出一本递过来,道:“十文钱。”
“什么?十文?”王苗苗吃惊的喊了出来。“这么贵?能买好几斤面了。”
店伙计没有不耐烦,也没有讽刺王苗苗,只是微笑的介绍道:“咋能这么比较呢?小嫂子您看,我们这书用的都是上好的纸张,您家孩子看着不伤眼睛不是。”
“是啊,就是21世纪,一本普通的书也要二三十,一斤白面才两元,打折时还不用呢。”王苗苗想到这,心里也就明白了。
这时才发现,二丫眼睛里面全是泪,看着那本三字经,一脸的不舍。
王苗苗道:“麻烦您抱起来了,我要了。”
“娘,真的买啊?”两个孩子瞬间乐的一蹦三尺高,“太好了,我们有书了。有书了。”
“难道你是要买回家,给这两个女娃娃看?”同是来买书的一位年轻书生问道。
“是啊。”王苗苗也是一脸高兴的说道。看着孩子们这么高兴,真是花钱也是值得。
“女子无才便是德!再说本来日子过得就清苦,还要买书,那就是不孝!”那书生在那,摇头晃脑的道:“如此不孝不贤的人,真是可悲可悲。”
他这几句话,说的两个孩子,难过的直抹眼泪。
“难道你家住海边?”
“没有啊,为何如此说啊?”
“要不咋管的这么宽!滚边上去!我没什么文化,可是我知道,穷什么不能穷教育,苦什么不能苦孩子。”
王苗苗又道:“连我这乡下妇人都懂得道理,像你这样的书生,还不懂,你才真是白读书,白费钱呢。”
旁边看热闹的众人是哄堂大笑。
那书生被王苗苗这几句话怼的满脸通红,转身就走,边走边道:“好男不和女斗!”
“我呸!酸臭书生!”王苗苗对着那书生的背影,大大的呸了一口,“来老娘我这装来了,你还得再修行几年呢。”
“好一个再穷不能穷教育!”店里有一位身穿黑紫色大褂,留着长长的白胡子,一看就不是村里来的。
王苗苗之前也没注意到这位老者何时来的,见问了,就礼貌的用了一句刘向的话,回道:“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好!”那长胡子老头摸着胡须道:“有此母,后代子女何愁不兴盛?”
“我就住在镇上,要是看的起老朽,过了十五送我那读书去吧。”
“真的?老先生,您愿意收我这两个女娃?”
“哼,女娃怎么了?女娃来人日嫁人,需当家理事,想要做的好,当然要读书认字。”
“对对,您说的太对了。您家住哪啊?我过了十五就把孩子送去。”王苗苗在后面,高兴的追问道。
那老者也不说话,就竟直往前走去。
“他你都不认识?”店伙计在旁边吃惊的问道。
王苗苗摇头,“不认识。小哥您认识?指点一下呗?”
“这是咱们镇上有名的读书人,早年还中过举,可不轻易收学生呢。”说到这,还嘟囔道:“没想到这回收了两个女娃子,这要是让别人知道,谁信呢?”
“真的啊?”王苗苗喜出望外,拉着两个孩子的手,乐的不行,“这真是太好了,你们有师傅了,有师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