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次席的是前者的经销商们,通常是酒吧、旅店和餐厅,他们可以在每一杯啤酒上加价一个海勒,也就是半芬尼,吸引一些对价格不是那么敏感同时希望多一些选择的客人。同时,他们也是许多没有销售门面的酿酒厂的对外窗口,这些专营酿造的酒坊有时调制出的配方甚至比兼营啤酒屋的大厂还要惊艳。
随后则是一批鱼龙混杂既没有独占的配方也没有特殊渠道的小酒馆和小作坊。被瑞恩以“长租”(按照现代的金融观点来看应该算是融资租赁)方式拥有的这家根据地就属于此类。
而受限于啤酒短暂的保存期限,原本这样的格局再过上数十年也不见得有什么变化。但首先,随着瑞恩发明的消毒技术,亨利的净啤酒吹响了进攻的号角。亨利的甜菜配方在马尼恩近郊的范围内,本就称得上是一流水平,打进口味相近的马尼恩市场自然是摧枯拉朽。
但一座城市一天消费的啤酒数量是有限的,这个数字不可能随意扩大。净啤酒赚到的,只能是其他人被迫吐出来的。这也就解释了当初本地的酒业行会在背地里做小动作的原因。
而后,固体酒精的推广又人为地让原本势均力敌的领先集团发生了分裂。本来在这种日渐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过去那些尾大不掉的小酒坊很快就会因为成本降无可降而濒临倒闭。这个时候瑞恩的出现给他们开了一条新的生路。
当几家被选中的幸运儿经营状况出现了肉眼可见的好转之后,其他挣扎在停业边缘的厂家自然就发现了这桩生意里面有甜头。
为了不触瑞恩的霉头,他们反而成了在城市里的舆论场上尽力维护瑞恩的一方。稍微聪明一点的厂主都能清楚的看到,拿德纳第一时的报酬是没有办法缓解自身长期的困境的。但反过来要是上了这一边的大船,不说前途似锦,父辈留下的基业总不至于砸在自己的手上。
于是马尼恩市场的新格局就这样现出了雏形。各大酒厂因为能够从低成本的固体酒精中得益天然地成为了瑞恩的盟友。但是那些代销商,通常都有德纳第净啤酒业务掺杂在其中,没必要,也不能和瑞恩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
而那些最小的酒坊,本来是最容易倒向德纳第一方的,如今也被瑞恩抢占了先机,甚至可以说是变成了自己的附庸。
瑞恩作为一位“学者”,对这类事情实在是兴趣缺缺。只有艾利塔在发现了这一变化之后对瑞恩赞不绝口。“你这一手拉拢分化的手段实在是炉火纯青。”
“如果你硬要说的话,我觉得这应该叫浑然天成。”瑞恩讲了个有点冷的笑话。“我根本什么都没有做嘛。”
“说的也是,你要是做的刻意反倒没有这么好的效果,就落的和那老头一样的水平了。”艾利塔稍加思考,竟然认可了瑞恩的说法。
“真不知道你是在夸我还是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