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褚遂良和上官仪今天异常沉默,没有发表意见。
魏征、房玄龄、杜如晦三人离开后。
这两位老臣代表了朝廷的旧势力派系。
他们自然与狄仁杰等年轻人交往不来,此时都没有主动开口。
“少卿,有什么话不妨直言。”李治还算客气,没有表现出冷漠。
长孙冲躬身行礼,没有露出胆怯。
“陛下,狄仁杰与我除了公务接触,并无私交。”
“但我深信狄仁杰的洞察力和智谋,他力挺之人,必是林总司令无疑。”
“林总司令虽驻守印台山,但山下居住着不少北境军的退役将领,他也时常去探望。”
“即便不是林总司令本人,也可能是山上那位前辈的后裔。”
“先听听狄仁杰怎么说再做决定吧。”
事情看似简单,但李治毕竟年轻。
虽已过一年,他对李世民时代的旧臣仍不甚了解。
朝中官员在李治面前也多有保留,无人愿袒露真实意图。
年轻一代与李治一样,尚未完全成熟。
他们还不清楚大唐如今的实力底蕴,以及与突厥的较量空间。
李治想要开战,就必须开。
朝中官员,也主张开战。
若不开战,受害的是大唐百姓,百姓受苦便是所有官员的失职。
和亲之策已无法再行,上次秦怀道阻止和亲,导致了一场血战。
接着李世民被李承乾逼迫,最终离世。
若不开战,必然激起军中年轻派的反感。
“也好……”李治略作沉思,作出了明智的决定。
“传令秦怀道将军和薛礼将军入殿。”
秦怀道和薛礼现在都是四品将领,闲职在身。
当前大唐并无适合他们积累军功的机会。
但这两人是军中年轻派的代表。
秦怀道乃秦琼大将军之子,又是林总司令的门徒。
薛礼是当今长安城内声名显赫的将领。
初入军营便挑战十几位将军,实力非凡。
他们二人还是好友。
薛礼曾救过李治的命,不敢忘怀。
秦怀道与印台山有联系,更不敢阻碍他的发展。
尽管现在他们都是四品,不算高也不算低,但在军中地位颇重。
....
等待了约半个时辰。
秦怀道和薛礼才迟迟赶到。
两人正在长安附近训练,是被紧急召回的。
通常他们都在军中,很少参与朝会。
他们是军中资深将领,对朝政大事不感兴趣,也很少参与。
“陛下,有何要事召唤我们回朝?”秦怀道行礼。
李治解释了突厥入侵的消息,并转达了狄仁杰的看法给秦怀道。
一年前。
林川也曾说过秦怀道更适合朝廷,而非印台山。
这话明显是不让秦怀道再去印台山。
日后远离朝廷当然可以,但现在时机不对。
这一年里。
秦怀道经常派人去印台山给父亲和林总司令送物,其余时间也会避嫌。
正是因为了解当时的情况,李治才未让秦怀道上山。
否则以林总司令的脾气,肯定会把秦怀道打个半死。
“原来如此,末将认为林总司令不会出此主意。”秦怀道直言不讳,“师傅向来说一不二。”
“山下的人绝非我师傅。”
…………
秦怀道这样说,满朝文武更加不信狄仁杰的话了。
怎么可能在山下巧遇林总司令,当成小说情节了,编故事挺能的!
“将军!”
“林总司令是否年轻英俊,气质超凡?”
“那人寥寥数语就能道尽世间事。”
“天下间,除了林总司令,还有谁有这般本事?”
一番话让满朝文武沉默,李治也不好多言。
秦怀道是林川的弟子,自然了解林川。
但狄仁杰的话并非全无根据,只是两人说法相悖。
“狄仁杰,你在质疑本将的话吗?”秦怀道平静地问。
“印台山上的老臣已不问政事,此事他们自然不会插手。”
“你说你没上山却在山下见到林总司令,这怎么可能。”
“山下有谁,值得我师傅亲自下山?”
这几句话问得更有道理。
长孙冲眼神一转,他支持狄仁杰也是想找个机会出征西突厥。
但从目前形势来看,狄仁杰可能看错了。
但这并不影响大局,现在是要选主将,副将人选已有。
肯定是秦怀道和薛礼,否则陛下急召两人来干什么。
随便派出一位稳重的老将,也万无一失。
“有!”
“山下确实有一对中年夫妇,让林总司令亲自登门。”
“但我猜不透是谁。”
狄仁杰语气坚定地说。
“有!”
“山下确实有一对中年夫妇,让林总司令亲自登门。”
“但我猜不透是谁。”
狄仁杰语气坚定。
长孙冲站在狄仁杰身旁,低声惊叹。
“这怎么可能,狄仁杰,我虽然与你不熟。”
“但我作为同朝官员,了解你的为人,你不会说谎。”
“但这天下怎会有人能让林总司令主动下山相见。”
“老将们可都在山上呢!”
虽然只见过林川一面,但长孙冲见过林总司令的真实模样。
以林川的傲气。
就算今天李治上印台山,也得让山上的老兵扫下来。
那些北境军可不管你是皇帝,他们只认林总司令。
山下的村庄住的都是北境军的家属,他们也不需要林总司令下山。
“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