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周三,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南塘镇老家每年这天都做米粿吃,杨妈今天就要离开蓝家宿舍回南塘去,因此一大早就准备好了一盘米粿,并让杨子建喝了一小杯老酒,意为“吃了重阳酒,学问不离口”!
蓝鸿和蓝雪算是外来户,不喝老酒,但吃甜米粿还是比较乐意的,一边笑呵呵地吃东西一边看着杨母“折腾”杨子建。
饭后,杨子建依依不舍地送杨母出校门口。
杨母也是归心似箭,家里还有小二杨子设、小三杨子珍“放养”着没人照顾呢,她拉直杨子建的衣领,吩咐道:“以后注意盖好被子,多喝点排骨汤,少吃煎炸的食物……”
杨子建满口答应,然后望着母亲的背景消失在公路弯处,怅然抬头望天,只见乌云压顶,似乎要下雨的样子。
回教室早习的路上,不断有同学和杨子建打招呼,认识不认识地,都非常亲切。
杨子建也礼貌地对人点头,眼神习惯性地扫向四周的景色,转眼进入深秋,这天气越来越凉,芙蓉树的叶子有些发黄,桃李苑的花草藤蔓也变得半绿半黄,有气无力的样子。
高一(2)班依旧,铁打的教室,流水的学生,再过二十年,这教室仍坐满不同时代的学生。
珍惜高中每一天吧!
杨子建心情平和,坐在三组第二桌左边座位,左手取出英文课本。从校服上可以看到,杨子建肩部鼓起,仍包着药布,身上散发着淡淡的黄药水味。
汪滟关切地注视着杨子建,眨眨眼,甜甜一笑,却没有过来嘘寒问暖。
这是他们之间的约定,因为关于他们“英雄救美”的八卦情节如武侠小说、港台电影般风靡一时,只要他们在一起,立即会被无数目光盯住,然后编成各种离谱的段子供人YY,为了不让李闵班主任和林可纯老师吐血,他们在班上、校内公共场合尽量少些接触。
“子建,欢迎归校!”钱丽笑靥盈盈地,落落大方地拍了一下杨子建的右肩,她脸上春风得意,顾盼流转,风姿卓约,大概因为以她为首的通讯组作品在《南剑日报》发表了,虽然这篇《东梓乡水泥厂带领乡亲奔向共同富裕》的通讯位于周六第三版“农村新风尚”栏目的一角,还被箫鼓编辑拦腰砍了一半,由三千字变成了一千五百字,但这可是南剑第一大报啊,书记市长都要看的报纸,她钱丽和另外三名通讯员登报,是南剑一中历史上第一批写新闻上日报的学生!
林逸同样笑容满面,意气纷发,青年报已经将他的《青峰村支书带领群众种水蜜桃致富》排版,全文将在明天的“社会新闻”栏目上发表,这可是他的第二篇通讯,从数量上,他和张怡敏被同时列为文学社的王牌通讯员。
“子建不愧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啊,带伤上课,身残志坚!”林逸挤着眼睛笑道。
杨子建嘴角抽搐一下,没好气骂道:“找死啊,我还没残疾呢!”
孟云走了过来,很是怀念道:“子建搬到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