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职。自他上次来府上拜见后,都过去大半年了,总算有了动静啊!”
独孤夫人脸色忽沉,冷笑一声:“贪图小利,难成大事。”
杨坚没有应答,只顾发呆。独孤夫人伸手抚摸他的衣袖,碾着上面她亲手绣的花纹,自顾道:“夫君的衣服略有些旧了,等我有空再缝件新的给你。”
*
*
那日后,杨坚便有如热锅上的蚂蚁,日夜寝食难安。他心急如焚,但却只能闭门不出,于府内等待各方消息。直到五月初十傍晚,终于等来离去已久的杨惠前来回话:“高颎让我回禀叔父,他愿受驱驰,即使大事不成,亦不辞灭族。”
杨坚闻后大喜,愁眉舒展,深深感慨道:“昭玄真是忠义之士!”
这次回来,杨惠还带来了一个让杨坚感到不安的消息。天元皇帝于昨晚一时兴起,突然备法驾幸天兴宫,但今天上午不知何故却匆忙地往回赶。这个消息中午时已快马加鞭送达京城,命宫里众人准备接驾。此番变动虽不是大事,但杨坚却深感一场暴风骤雨将席卷整个皇城。
.
与此同时,天元皇帝御驾一行人终于马不停蹄地连日赶回京城。宇文赟今日一早突发恶疾、病情严重,宫人皆无所适从,只得于慌乱中回到天台,将其送于天德殿并宣召御医救治。
早些时候宇文赟神志迷糊不能正常言语,经一路颠簸后愈加不省人事,挨到傍晚已命悬一线。更让人束手无策的是昏迷的天元皇帝气若游丝,根本无法进药,众太医苦寻良方未果。宫里官人眼见天元皇帝情况不妙又不敢声张,只叫了他的心腹重臣颜之仪入宫,处理眼下这个紧急情况。
一路随行的刘昉,现下正在病榻前踱步,时而审度着那昏迷不醒中脸色青紫又泛着晕黑的天元皇帝,深感他大限将至,暗暗狠下心来决定起草遗诏。
颜之仪得信后拼了自己那把老骨头从家中一路奔到天台,赶来时已经入夜。他跪倒在天元皇帝床头,尝试唤醒他:“陛下,陛下。臣颜之仪前来见驾。”
宇文赟朦胧中微微睁开眼睛,嘴唇哆哆嗦嗦地抖了两下,状似痛苦万分。颜之仪从心里涌出一股悲痛,当即老泪纵横。
刘昉见天元皇帝苏醒,也上前微微高声唤道:“陛下,臣是刘昉啊!臣也在这,陛下有什么命令都可以对臣讲。”
宇文赟看见刘昉甚是激动,用力喘着粗气张大嘴巴想要说话,但他在弥留之际已是喑不能言。下一刻又突然猛地抽搐几下,顿时两眼一翻失去了意识。
颜之仪悲苦万分,捶胸顿足哭喊道:“陛下正值盛年,更不曾患有严重痼疾,怎会突然病重如此?”
站在一旁的刘昉却异常镇定,他转睛一想后亦作悲苦之状,轻轻地拍了下颜之仪的肩,沉痛道:“颜大人保重身体。我追随陛下多年,现下同样哀伤。但如今最重要的应该是——起草一份遗诏。”
颜之仪顿时停止呜咽,犀利地瞪向刘昉。须臾,他眼睛里的光慢慢暗淡下来,叹了口气,起身朝守在门口的那群太医走去。他瞧眼下这个情形也知道陛下此时已无力回天,又从太医口中确认了一番,才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片刻后,颜之仪悲悲戚戚地返回天元皇帝床前,凝神盯着那个虚吊着一口气的将死之人,许久后才转过身对刘昉说:“幼帝年少不堪负荷,必须配以辅政大臣。陛下如今不能言语,我们当为陛下分忧,甄选出合适之人!依我之见,辅佐重任应交给宗室皇族。”
刘昉并没有把颜之仪的话放在心上,只自顾自地深思琢磨着,脸色愈发凝重紧张。瞥了一眼半死不活的宇文赟,心里暗暗乞求他能继续挺一时三刻再死,然后慌忙地对颜之仪说:“颜大人在此好生守候陛下,眼下还有一件要事,我必须出宫一趟,最多一个时辰定会返回。”不等颜之仪询问究竟,刘昉就行色匆匆地小跑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