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投奔刘备的人当中,有一人名叫伊籍,是名大学士,口才也很棒,曾经跟刘备旧日相识,正是他当日通风报信,才让刘备能够及时逃走,渡过檀溪,逃过蔡瑁的追杀。
一听伊籍来了,一身重孝,双眼肿的像核桃一般的的刘备连忙从灵堂中跑了出来,紧紧拉住伊籍的手,颤抖的说道:“伊先生,可曾代我向荆州坟前焚烧纸钱,叩头送别?”
一听这个,伊籍的眼泪也扑簌簌掉了下来,叹息道:“我亦未送别主公,此为人生之大憾事也!”
说完两人就像是难兄难弟一般,又是通抱头痛哭,良久才分开。伊籍又垂泪说道:“少主公年幼,那蔡氏只手遮天,甚为跋扈,我实在是看不惯,故厚颜来奔,万望刘皇叔收留。”
刘备紧紧拉着伊籍的手,咧着嘴干哭道:“伊先生,备盼先生前来,正如久旱禾苗盼春雨也。”
伊籍也深为感动,立刻整理衣冠,郑重的叩首道:“刘皇叔如此重情重义,天下人无不趋之若鹜,伊籍不才,愿效犬马之劳!”
“伊先生快快请起!”
“主公!”
人心就这样被收拢了,刘备设宴款待襄阳来客,席间尽数刘表的功绩,数次哽咽都说不下去,惹得在场人一阵阵动容,飙泪不止。
散席之后,刘备找到了诸葛亮,王宝玉正巧也在,他也毫不避讳的说道:“军师,我真正所等之人,尚未来也!”
“主公一定等待刘琦公子吧!”
“军师洞若观火,如何能让刘琦前来?”刘备问道。
“此事不难,伊籍跟刘琦公子关系甚密,派其去江夏当说客即可。”诸葛亮道。
“若是刘琦直奔襄阳,却当如何?”
“主公这里不是尚有刘表遗书,可令伊籍一同捎去。”诸葛亮道。
刘备点点头,转身离开,诸葛亮叹息道:“主公尚未全信与我,多此一问。”
“刚才不是谈得挺好的嘛,咋回事儿啊?”王宝玉打听道。
“宝玉,据我看来,主公对此事早有打算,留着遗书并不出示,只为能让刘琦与刘琮兄弟二人反目,进而争取襄阳兵马。”诸葛亮道。
“刘琦和刘琮可是亲兄弟,血浓于水,能成为仇人吗?”
“刘琦与刘琮早已疏远。”
“那只是刘琦的一面之词,刘琮这孩子对他大哥还是挺敬重的。”
“自古嫡位之争,从来不认亲疏,何况此废长立幼之举,实为取祸之道,即便两兄弟之前有些和睦,如今也早恐撕破了脸面。可惜蔡夫人一介女流,不知事理,终将不得善终。”诸葛亮面露无奈道。
“如果真是这样,姐姐那边该如何交代?”王宝玉问道,蔡夫人可是黄月英的亲姨,蔡瑁也是亲舅舅,这层关系是回避不了的。
“唉,我正是忧心于此,夫人连日忧愁,茶饭不思,恐将患病。”诸葛亮又是一声叹息。
王宝玉来到三国后,感情最深的人,莫过于黄月英,黄月英对他比亲姐姐还要好,堪称长姐如母。犹豫了片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