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圣旨?杨修知道自己碰到了一个棘手的差事,为难的问道:“如若宝玉不允,又当如何?”
“到那时再起兵不迟。”曹操道。
杨修立刻起身前往彝陵,还给王宝玉带去了一样东西作为见面礼,正是张仲景写下的那部《伤寒杂病论》。
在宫中埋头看病写书的医圣张仲景,并不知道王宝玉北上的消息,但却记得答应王宝玉的事儿,《伤寒杂病论》写成之后,他就找来一名小宦官,让他将这部书送到彝陵府。
小宦官来到彝陵府,早就空无一人,却恰好遇到了经过的杨修。杨修就自作主张的将这本书收了下来,答应可以转交给王宝玉。
杨修走后,曹操将文武百官召集起来,重点谈了关于王宝玉的事情。他首先强调,封王宝玉为汉兴王的事情,是圣上的主意,并不是他所愿意的,大家伙都知道,王宝玉是皇上的亲亲大外甥,说到底是人家一家人的事,在这一点上,曹操自然是撒了谎。
随后,曹操又强调,王宝玉拥有的不过彝陵一地而已,成不了气候,大伙不用太过担忧。
大家怎能不担忧,七嘴八舌的吵嚷个不停,王的封号岂能随便有,即便是王宝玉姓王也不行,肯定是贻害无穷。
也有胆大的人提出质疑,即便这封王的主意不是魏王出的,那你当初也该拦着点,说的再直白点,皇上是王宝玉的亲舅舅不假,他还是你的亲女婿呢。
曹操讪笑两下,解释道,当初觉得王宝玉执意北上,此人也并无野心,无非是个虚名而已,如今看来,确实是自己疏忽了。
大家又开始吵吵了,光检讨没用,还得有实际行动。
最后,曹操只能无奈的表示,他已经派人去了彝陵,争取将王宝玉的封号给撤了,如果王宝玉不答应,再去打他也不迟。
众人还是觉得曹操顾念旧情,不肯与王宝玉为敌,而就在此时,一个消息传来,不服输的孙权,再度起兵合淝。
王宝玉暂时没有任何动静,当然要先面对孙权的挑衅。曹操借此将话题岔开来,立刻吩咐让三子曹植带队,文聘、徐晃作为先锋,起兵十万,支援合淝。
孙权起兵很是时候,正好将王宝玉的事情给遮掩了过去,曹操松了一口气,只要杨修能收回圣旨,他绝不想跟王宝玉开战。
曹操之所以安排曹植带兵,自然是没想放弃这个儿子,希望他能一改往日之陋习,建功立业。
年岁大了,又封了王,曹操越发的觉得应该尽早选定继位之人。王宝玉不在,忠厚的曹彰基本不在选择的范围内,最为宠爱的曹冲又远在世外桃源,淡出人们的视线,其他的又都太年幼,看不出有何过人之处。所以,曹操将自己这些儿子们扒拉一下,具备继承王位的,也只剩下了曹丕和曹植。
尽管曹丕近几年表现的很不错,也确实是块政治家的材料,但曹操觉得这个孩子阴狠有余,良善不足,心计太过。
以此对比的话,曹植更显率真一些,所以,曹操还是希望曹植能够继位。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