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避趋之......”
李爽其实说出来就后悔了,这算什么,剽窃啊,作为一个老师,剽窃是最要不得的,误人子弟啊。而且这两句话水平太高,自己说出来有些不符合年龄了。趁着赵文耀被震呆了,李爽站起来打断他:“大人?大人可否打开城门,我那些兄弟和粮食尚在城外。”连着叫了两遍,才讲赵文耀从震惊中唤醒。
赵文耀下意识的说道:“好,好,好!”
李爽赶紧催促着城上守军打开城门,放常勇等人进城。
赵文耀心情大好,看着李爽忙碌着,也不想去打扰他,微微一笑转身便走,一边往回走,一边叹气,时而又大笑几声,把身旁伺候他的管家吓坏了,忍不住问道:“大人,您......可还好?”
赵文耀一摆手,笑道:“老朽白活这许多年,竟不如一个毛头小子,哈哈哈......好一个岂因祸福避趋之!”
“大人!”管家还待再说话,赵文耀却脚下生风,走的远了。
这边李爽躲过赵文耀,下来跟常勇汇合,常勇问起城上之事,李爽简单说了一遍,惹得众人纷纷侧目,心说这是什么待遇啊,堂堂知县给自家公子行礼,顿时觉得脸上有光,就是那些粮铺的伙计都觉得李爽必然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要不怎么知县老爷给他行礼,当下更显恭敬。
李爽他们正要寻找落脚的地方,那赵文耀的管家又回来了,岁数大了,来回折腾这么一次明显体力不支,走的气喘吁吁:“呼......李.......李公子,我家老爷让我带着众位好汉到整理好的夫子庙休息。”李爽一听吃了一惊,夫子庙是什么地方,圣人所在,这个年代的启蒙公学大都在夫子庙,里面供奉着孔夫子,学生大都是有钱人家的子弟,大人、下人送着入学,送到门口便不再走,启蒙学生们不论多小都得自己走进去。没别的原因,没有功名的人或者不是读书人,是没有资格进夫子庙的。如今让这一帮子武夫、杂役去夫子庙休息,岂不是辱没了孔夫子?管家解释道:“我家大人钦佩公子仁义,说公子所办之事是拯救民生姓名之事,如今百废待兴,也没有别的去处,只有夫子庙刚刚整理出来,能容纳这么多人,就请公子和随从在那里休息一晚。”
李爽对管家拱手道:“如此请老丈替我谢谢赵大人。有劳老丈带路。”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又进了夫子庙中,早有衙役被指使着烧好了热水,准备好了干粮,交接了吃食,衙役们也回去睡了。李爽站在院中打量着这个夫子庙,后世这个地方是一所小学,占地甚广,如今却保持着古香古色、原汁原味的风貌。正北是五间大殿,中堂挂着一幅孔子像。东西两边则是供奉着颜子、曾子、思子、孟子与十二哲,每一间屋子都很宽敞,容下这一百多人不成问题。
李爽指挥着众人将东西聚集到一起,讲保民团分了两队,一队看管上半夜,一队看管下半夜,安置好值守。连日来的紧张让李爽疲惫不堪,本来想着盯着上半夜的,却不想裹着毯子刚靠在柱子上,头一歪便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