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时光倏忽而过,洪萱每日在府里,除了向教引嬷嬷讨教规矩,便是靠在廊下栏杆上做针黹。因她女红方面不甚精通,不敢绣些繁复花样儿怡人笑柄。遂想了个讨巧的法子来扬长避短。不想这日洪茅下学早,自己默了几篇《孙子兵法》,不觉想到了难兄难妹,撂下笔往后院儿来瞧洪萱。
只见暖风徐徐,院中花木随风而动。洪萱拿了个衬子靠在栏杆旁边一针一线绣的煞是认真,洪茅蹑手蹑脚的凑过来细看,只见巴掌大的一块绣布上,歪歪斜斜的绣了几句诗,再有两根细看好久方认出来的竹竿子——
洪茅心下好笑,不觉说道:“你这女红也忒难看了些。哪管是绣好了,也难为父亲能成天戴着它。”
洪萱闻言,暗地里翻了翻白眼,也不抬头,还口说道:“不然又怎么样呢?你既这么幸灾乐祸,不如换我来默写《孙子兵法》,你来绣荷包,你看好不好?”
一句话说的洪茅当即噤声,转口说道:“听说你这两日忙着习学规矩,不知学的怎样了?”
“也就那样。不过是些寒暄往来,喝茶吃酒的行止罢了,难为她们这些闲人,竟认真编了好大一套的规矩来配它。闹得人只顾着循规蹈矩,谁还想着结交人情——当真是喧宾夺主。”说起这一件事来,洪萱倒是满腹的牢骚话。只因她在江州时候放诞的狠了,这次回京,冷不防被拘着,坐卧行止皆得循规蹈矩,不免觉得束手束脚,心绪一发烦躁起来。
洪茅闻言,不觉也想到自己同国子监的同窗吃酒往来时,也倍感拘束的情景。十分赞同的附和道:“妹妹这话当真是对极了。哥哥也觉得,其实这些个人情往来,只不过礼数周到就行了。偏京中人家非得弄出这一套套的规矩来,叫人遵着便觉约束,不遵着罢……又好像十分的不合时宜。其实认真想想,终究又有什么用处呢?不过是做个花花架子,图个虚虚热闹罢了。”
洪萱闻言,抬头瞥了眼同仇敌忾的洪茅,越发使坏的贼兮兮笑道:“我尝听人说过一句话,叫做时年风水轮流转,也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所谓世家规矩,其实也不过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说穿了,就跟六月的天和女人的脸都差不多,总是变来变去的……比如魏晋时期,名士大家崇尚率直任诞,不拘礼节。什么清谈服药,饮酒纵歌,都是好的。若放到现在,是个人都得说这是不务正业。可见所谓规矩,也不过是用来打破的。哥哥若是真有气性儿,待有朝一日功成名就,便破了这些个循规蹈矩的,使大家以随意率性为美。到那时,我且敬佩哥哥呢!”
正说话间,陡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句“谁在这里大放厥词呢,快让我仔细瞧瞧。”众人回过头去,却见洪茜笑眯眯地走了进来。原来洪茜因赵顼闹出外室一事,这几日离家出走,在理国公府住着,每每听她母亲劝谏一些“女儿家合该贞静柔顺,忍气吞声”之语,十分不爱听。遂想起当日洪萱那一番解气的话来。因而这几天中,时常过来洪萱房中,与她闲话聊天,每每畅谈过后,心中十分疏阔。而洪萱被家人拘着学规矩,做针黹,一时也憋的十分难受。乐得同洪茜胡侃大山,排解烦闷,如此一来二去,两人竟十分相熟起来。
今日晌午洪茜哄了谦儿与女儿大姐儿睡了,自觉无聊,意欲来寻洪萱谈讲一番,以解午倦。没成想刚刚走至廊上,就听到洪萱没怀好心的撺掇使坏,心下欢喜之余,不免开口调笑起来。
洪茅与洪萱见人行来,立刻起身同洪茜见礼,众人再次归坐,洪茜笑向洪萱道:“知道你得了安阳大长公主的邀请,下个月初会去大长公主府参加赏花会。我怕你第一次过去,不识得人,只觉无聊。便想着那日到了,我随你一同过去。今儿过来,也是想同你絮叨絮叨安阳大长公主的心性癖好,免得当日见了面时,你觉得陌生尴尬。”
一句话说的洪萱异常感动,不知该怎么回复才好。只因她晓得洪茜向来心气儿极高,自打出了赵顼包养外室一事,洪茜便总不愿意出门,生怕听了外面的风言风语遭人耻笑。可这样一位把面子看得比天还大的人,却愿意同她一起面对安阳大长公主的赏花会。这样的体贴与周全,又怎能叫洪萱不感动呢?
只是由己推人,洪萱不免开口问道:“姐姐真的无碍吗?其实我自己过去也并没什么,吴清姝那人虽爱蹦跶惹人嫌,可我也招架得住。至于安阳大长公主……我姐姐现下在宫中炙手可热,圣眷极深,想必安阳大长公主看着太后与姐姐的颜面,也不会蓄意同我为难。”
洪茜闻言,不免冷笑一声,开口说道:“我有什么有碍无碍的,我又没做那见不得人的事儿,也没勾搭烟花女子做小老婆,更没生出个比嫡子还大出几个月的外室子来,难道我还怕见人不成?”
说着,洪茜伸手拉过洪萱的手,情真意切的说道:“这两日我在房中静思,每每记起妹妹劝我的话,只觉得妹妹说的对极了。既然对不起别人的不是我,那我也不必做出一副不敢见人的模样来。打从今儿起,我还非得张张扬扬的过日子,且叫他们英国公府知道知道,没了他们家,我洪茜在京中依旧是一等一的风光得意。”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